截面抗震验算: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承载力

5.4 截面抗震验算:先求地震作用效应,然后验算抗力是否大于作用效应。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5.4.3 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4 截面抗震验算:先求地震作用效应,然后验算抗力是否大于作用效应。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5.4.3 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
一、9度时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并宜乘以增大系数1.5。 二、跨度、长度小于本规范第5.1.2条第5款规定 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 ...
结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8度和9度时建造于Ⅲ、Ⅳ类场地,采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1.2倍至5倍范围时,若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 ...
特征周期、卓越周期、地震波的选择 结构、场地、地震波 结构自振周期: 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可通过模态分析获得) 结构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可通过模态分析获得) 设计特征 ...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扭转破坏: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有较大的不重合或结构沿竖向刚度有过大的突然变化。 防震缝处碰撞:防振缝如果宽度不够,其两侧的结构单元在地震时就会相互碰撞而产生震害。 框架的整体破坏形式:按破坏性质可分为延性破坏和脆 ...
结构地震反应: 1.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 2.地震反应是一种动力反应,其大小不仅与地面运动有关,还与结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振型和阻尼)有关。 3.地震反应谱的两个影响因素:1.体系 ...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使用功能比较的特殊的,专门的抗震设防目标:抗震性能化设计,高于基本抗震设防目标。 3、比较简单的 ...
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5.2.6 结构抗侧力构件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应按下列原则分配: 1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屋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 2 、木楼盖、木屋盖等柔性楼、屋盖建筑,宜按 ...
5.2.4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 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 单层厂房 ...
不规则结构考虑扭转,振型分解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5.2.3 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扭转耦联地震效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各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一般情况下,短边 ...